台灣議題中心

全動法是中介法翻版?數據曝兩者對民進黨傷害天差地遠

2023-03-03 15:00:39

國防部近日公告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》修正草案,不僅更名將「準備」2字拿掉,新增未來因應戰爭,將針對媒體進行管制並對「新聞從業人員實施必要管制」、對16歲以上學生造冊動員服勤等內容,引發輿論譁然,在爭議延燒多日後,府院才大動作澄清,該法是進入緊急命令狀態的非常時期法制,僅適用於「實施動員時期」,絕不會影響人民平時的自由與權益。然而,國防部在未經跨部會溝通下公告修法內容,依舊引發在野黨強烈質疑,指此舉根本是民進黨政府先前強推《數位中介服務法》立法被輿論撻伐後,又再以《全動法》借屍還魂。

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,蒐集去年8月蔡政府強推《數位中介法》以及今年2月《全動法》修法爭議,網路輿情對兩項立法的討論資料。數據分析結果顯示,《數位中介法》爭議延燒時適逢九合一大選選戰期間,短短不到1周內就創下超過19.3萬則聲量,總體好感度約僅0.15,而此次《全動法》爭議在同樣調查天數內,總聲量約僅1.6萬則,兩者聲量相差11.7倍,且後者的總體好感度約0.28,雖然也是負面聲量大於正面聲量,但社會反彈力度明顯不弱前者的爭議。

究其原因可能在於,《數位中介法》草案明定網路平台業者須管制站台上的謠言、不實資訊與違反法律規定等相關內容,直接引爆業者及網友不滿,網路瘋傳各種諷刺梗圖、影片,加上適逢地方選舉,成為該年選戰中重要攻防焦點之一,至於《全動法》掀起的討論度不如前者,除了府院黨澄清速度較快外,該法本來就不是為了管制網路言論而生,多數民眾可以理解是為戰時的法制才推動修法,而不是另立新法,因此討論聲量無法比擬,好感度差距也堪稱懸殊。

在《數位中介法》與《全動法》兩大爭議事件中,在野黨都質疑立法和修法是民進黨政府想藉此箝制言論自由。進一步分析這兩個法案對於民進黨的負聲量造成的影響,結果顯示,在民進黨去年八月中旬時的負聲量中,有21%的負聲量內容與《數位中介法》有關,而民進黨近期的負聲量,和《全動法》有關的只有7%,總體而言,《數位中介法》為民進黨帶來將近1萬則負面聲量,但《全動法》帶來的負聲量只有1.7千則。由此可見,在野黨質疑《全動法》修法恐侵害人權的說法並未全面擴散,有別於當初《數位中介法》爆發爭議時,PTT代表、Dcard、LINE等業者都發聲明反對,《全動法》主要的批評聲量仍來自在野黨大聲疾呼和部分媒體報導,也是民進黨政府在此次爭議中,受到批評聲量較小的原因。

去年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已經超過1年,加上中國以軍機繞台等文攻武嚇的行動未歇,擔憂台海發生衝突、甚至爆發戰爭的憂慮成為主流民意,而根據媒體民調調查,超過7成民眾表示若中國為了統一對台動武,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,顯示多數民眾儘管不願發生戰爭,依舊認同「保家衛國」。在野黨與其為了選舉炒作「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」情緒,為反而反、煽動恐懼,不如就事論事,在尚未發生戰爭前正面支持備戰、充實國防,以及思考若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時,如何確保國家機器正常運作,讓人民生命安全有所保障,恐怕這才符合多數民意期待。

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by 影響力傳播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zBra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