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昶佐穩了?網路數據曝人氣回溫現況
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罷免案進入第二階段,台北市選委會日前初步審查連署書合格份數沒通過最低門檻,北市議員鍾小平今(23)日上午與罷免團體一同到中選會補件,遞交6738份連署書。鍾受訪表示,「相信一定會過」,但原本在台灣基進前立委陳柏惟遭罷免後,外界聚焦罷昶是否也會復刻同樣模式,然而,罷昶方先是出現「鬧雙胞」互打窘況,加上包括副總統賴清德、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等「泛綠友軍」積極力挺,拉抬林昶佐的聲勢,使罷昶熱度不如預期,雷聲大雨點小。
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,分析自今年1月以來林昶佐的網路聲量數據表現,結果顯示,林的網路聲量大致可分為三階段:第一階段為年初至7月北農、環南市場接連爆發群聚感染前,平均每週聲量3.8千則;第二階段是林昶佐公開批評台北市長柯文哲防疫,卻遭環南市場攤商當面嗆聲,引發熱議,聲量也因此飆到全年最高峰、單週超過18萬則,且因爭議延燒,整個7月平均每週聲量達5.5萬則,負面聲量居多。
第三階段則是因「罷昶」攻勢驟減,使得林昶佐聲量消退快速,自8月起至今平均每週聲量剩下1萬,期間中僅有10月底陳柏惟罷免案投票前後,林昶佐因積極表態反惡罷,聲量出現微幅成長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觀察網路好感度指標可發現,在今年7月初爆發環南市場被嗆爭議以前,林昶佐的平均好感度約為0.88,並在7月當月驟降至0.38,之後因負面聲量沒有繼續攀升,總體而言,目前已逐步回溫至0.54。
進一步分析林昶佐網路好感度逐漸回溫的原因,一方面是因「罷昶」沒有進一步動作,民怨短時間消退;另方面,也得利於他在今年下半年,全面改變議題操作策略。
以林昶佐的臉書貼文內容觀察,上半年他積極為國際和全國性議題發聲,關注中共滲透和新疆議題(16%)、疫苗議題(15%);但在今年7月後,則轉向關注在地,主題囊括萬華商圈振興串連(15%)、為萬華爭取防疫紓困經費(14%),以及地方會勘、鄰里活動(12%)等,與選區中正萬華相關的貼文主題比率增至41%,例如邀請賴清德參加萬華在地創生座談會、歡迎YouTuber「千千進食中」到華西街拍攝美食影片等,不論在線上或線下都極串連地方,和選區加深連結,積極建立為民服務的形象。
林昶佐改變議題策略的結果是,除了撇除「沒替萬華做事」的質疑、使網路好感度逐漸回升外,從林昶佐的臉書數據也觀察到,經歷今年7月環南市場被嗆爭議後,32.8萬人次按讚的「昶粉」不但沒有流失,粉絲人數反而上升至33萬,且林昶佐臉書主打在地,粉絲黏著度及動能也向上增加,平均每則貼文從原先僅能創造5千次粉絲互動上升至7.1千次,10月份的貼文更突破1萬,粉絲互動的情況甚至比2020大選期間更好。
林昶佐素來擅長經營網路社群,過去靠音樂人的背景、關注國際議題、為民主自由發聲等論述,獲得大票年輕粉絲追捧,在年輕族群間擁有高知名度與影響力,而他近5個月積極將關心萬華在地的議題放上臉書,在「昶粉」間也反應熱烈,人氣逐漸回溫。反觀罷免林昶佐一方,僅靠情緒動員和一時的憤怒集結,且後續行動有太多政治考量,讓外界看破手腳,若其仍無法提出可說服大眾的具體論述及罷免理由,終難獲人民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