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議題中心

六都食品安全輿情大解析:台南食品安全好感度第一,新北負評燒不完

2025-02-27 19:09:25

食品安全問題持續成為全台關注焦點,近一年來,各縣市接連發生食安事件,引發輿論熱議。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,分析2024年2月25日至2025年2月24日六都食品安全議題的輿情數據,發現台北市總聲量最高,台南市好感度最佳,新北市負評最高。

食安風暴帶動輿論熱度 台北討論度最高、台南和桃園最低

分析食品安全事件發生頻率與總聲量,可見兩者幾乎呈正比關係。台北市食品安全事件高達2萬多件,聲量以4.17萬筆居冠,主要受寶林茶室事件、鼎泰豐、饗饗、日春木瓜牛奶等知名品牌的風波影響,相關新聞在網路上大量傳播,帶動討論度。

第二名的台中市食品安全筆數為6111件,聲量為1.61萬筆,該市的聲量來源多與「和牛燒肉賣過期食材」及「餐廳老鼠」等負面事件。居於第三的高雄市件數共4121件,聲量為1.25萬筆,相關事件有漢來海港食物中毒、老鼠在購物場亂竄、大腸麵線有蛆。

負面討論壓倒性高,新北好感度最低、台南最佳

進一步分析討論情緒,整體輿論以負面聲量為主,其中新北市的負面聲量佔比最高,好感度僅0.69,反映出新北食品安全問題最受批評;新北市負面討論多與政府處理食安問題的態度有關,特別是「黑綠色雞蛋事件」,官方對檢舉人的回應方式引發爭議,導致民眾對市府的不滿聲浪高漲。

台中好感度也僅0.73,回顧去年蘇丹紅風波時,全台延燒,而台中有許多廠商「自主通報」引發討論,部分民眾認為此涉及政治操作,閱聽人應分清楚此為「自主通報」,而非「市府有做事」,因此出現負面聲量。

相對的,台南市好感度則為六都最高,達1.23,顯示當地政府在食安推動上較受民眾肯定,例如推動學校營養午餐自設廚房、強化食品標章等措施,成為唯一正面討論比例超過負面聲量的城市。

各都關注議題不同 台北品牌爭議、新北政府處理態度成焦點

台北市的食品安全討論高度集中於「知名品牌事件」,如寶林茶室、鼎泰豐、饗饗、日春木瓜牛奶等案例;新北市的「政府消極應對」討論比例為1.4%,為全國最高,主因是「黑綠色雞蛋事件」中,官方偵訊檢舉民眾的處理方式,使得「政府包庇廠商、打壓檢舉人」的輿論聲浪不斷延燒。

桃園市則因忠貞市場法國麵包食物中毒案,使得食品安全事件本身的討論比例達51.3%,但因政府應對快,負面聲量相對較低;台南市則因「企業責任討論」占比24.5%,如東城醬油自釀爭議,引發消費者對企業誠信的高度關注。

政府應對成效影響輿論,好感度與政策落實正相關

數據顯示,食品安全議題的網路聲量與食安事件發生頻率、政府應對能力密切相關。以「政府平時對食品安全的重視」程度來看,聲量比例由高至低排序為台南47.1%、新北45.1%、桃園43.5%、高雄40.0%、台中37.9%、台北33.0%,大致符合好感度排序,唯新北為例外。

新北、台中等地因處理不當,使負面聲量升高,儘管新北政府重視食品安全,但執行成效遭到質疑,台南則因推動政策、積極執法,獲得較高好感度。由此可知,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固然重要,但具體執行方式、政策透明度、民眾信任感,也是影響好感度的關鍵因素。

在網路聲量和事件頻發度的雙重衝擊下,六都食安議題所面臨的壓力陡增,透過更嚴謹的執行與更完整的政策溝通,六都或許能在激烈的負面聲浪中,找出恢復民眾信賴與好感的契機。

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by 影響力傳播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zBrand